正规股指配资开户官网
10月10日上午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民政部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,并答记者问。一起关注——
我国基本建成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,覆盖对象已经从低保、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人员、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,初步建立了全国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。
制度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
2020年,《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》印发,推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健全。
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,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“单人户”纳入低保;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,加强照料服务;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,大力推行在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,更好发挥“兜底的再兜底”功能;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,推动专项救助向更多困难群众延伸。
社会救助立法取得突破性进展,今年6月,全国人大常委会已首次审议社会救助法(草案)。
救助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
完善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、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,稳步提高救助保障水平。
目前,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.6%和21.3%。
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,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的物质救助向“物质+服务”综合救助模式转变。
服务管理效能得到新提升
全面建成动态监测信息平台,强化对困难群体的监测预警和及时救助。进一步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,提高对象认定精准度。
全面推行“一门受理、协同办理”,开通部省市县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3771条,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、受助及时。
巩固拓展兜底脱贫成果
取得新成效
优化细化政策措施,将符合条件的已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及时纳入救助范围。
持续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,坚决守住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。
不断完善儿童福利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,困境儿童基本生活、教育、医疗等得到切实保障,困境儿童生存、发展、安全等权益得到有效维护。
今年5月,国务院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这既是近年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总结,也是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重大突破。
对象范围明显拓展
儿童福利保障的范围由孤儿、弃婴拓展到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、留守儿童、流动儿童以及残疾儿童,还有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等。比如,《意见》明确把流动儿童纳入关爱保护范围,目前正在组织开展摸底排查,将建立台账加强关爱服务。
服务体系更加完善
过去针对孤弃儿童,重点是生活养育。现在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已经得到较好保障,但在监护陪伴、情感关爱、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凸显。
《意见》在教育服务方面,促进流动儿童均等接受教育。实施“福彩圆梦·孤儿助学工程”,截至2024年底,共投入16.87亿元支持孤儿接受中高等教育。鼓励各地多渠道开展困境儿童助学工作。
在心理关爱方面,从2024年起,每年投入1亿元福彩公益金支持30多个县区开展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,提升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水平。
资源支撑更加有力
持续推进儿童福利机构功能优化,开展养育、医疗、康复、教育和社会工作等一体化服务。
全国已经累计配备乡镇(街道)儿童督导员4.2万名、村(社区)儿童主任58.3万名。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、信息核查、关爱服务等工作,成为广大困境儿童身边的守护者。
地名是回家的路,是文脉传承的根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民政部着力打造有力度的地名管理,有广度的地名使用,有深度的地名文化,有温度的地名服务。
“乡村著名行动”方便山货进城
创新开展“乡村著名行动”,打造“地名+农文旅”融合发展新模式,目前已命名乡村地名71万条,设置地名标志62万块,采集上图乡村地名和农家乐、采摘园等兴趣点993万条,基本覆盖了全国200多万个自然村屯。
乡村地区“有地无名”“有名无标”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善,方便了自驾出游、快递进村、山货进城。
收录各类地名数据1480万条
创新实施地名备案公告制度,目前,民政部网站已经公告新命名地名60多万个,实现了有地要有名,有名要规范。
持续建设中国·国家地名信息库,收录各类地名数据共1480万条,调用总量近7亿次,有效服务了社会治理、民生保障、文脉传承。
建立地名保护名录制度,不随意更改老地名,做好“千年古县”“千年古镇”“千年古村落”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,将6.8万个地名纳入保护范围。
(综合来源:中国网、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、央视新闻客户端等)正规股指配资开户官网
贴心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